网站首页石油化工产品行业典型应用润滑解决方案润滑知识销售与服务淘宝旗舰店


 国防军工坦克及装甲特种车行业润滑解决方案

国防军工 坦克及装甲特种车行业润滑解决方案



国防军工 坦克及装甲特种车
坦克,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是战争中的威力极大的武器。坦克一般装备一门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直升机导弹)以及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坦克大多使用旋转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车体等系统组成。一种全履带装甲战斗车,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具有优良的越野机动性、坚固的装甲防护、强火力和强大的突...
行业概况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并于1916年生产了“马克”Ⅰ型坦克,突破了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陆战武器的霸主。从其诞生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制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武器。

新中国成立早期,所有的坦克都是从国民党部队缴获的,型号繁杂,主要有英、美、苏、日四国制造的为主。这些坦克大多性能落后,可靠性低,后勤维护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中国政府向苏联寻求帮助,并于1956年获得了T-54A的技术资料和样品。同时,在苏联工程师的帮助下中国第一个坦克厂(617厂)也在包头建设完成。到1958年12月,第一辆用苏联零件组装的中国造T-54A开下了流水线。到1959年,617厂已经开始生产完全独立制造的T-54A。1959年十月一日在北京举行的建国十周年大阅兵上,32辆中国造的T-54A首次出现在大众面前。1959年底,被正式命名为59式坦克。从此,中国摆脱了“万国牌”坦克,迈出了自造坦克的第一步并首次同世界坦克性能水平同步。

1960年后,军委装甲兵和第五机械工业部决定自行研制中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为此,五机部专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新型坦克的技术预研工作。1963年装甲兵研究院开始进行新型坦克的方案论证,并于次年正式提出了新型坦克的战技术指标论证方案。1965年,五机部正式确定了新型坦克战技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并向有关科研单位(60研究所、617厂设计所、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达了研制任务,同时将产品代号命名为“WZ-121”。1966年,617厂试制出了第一台样车。但由于失去苏联的技术支持和文化大革命对军工企业的冲击,新型坦克的研制进度极为缓慢。

作为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坦克,69式在火力、防护、机动性能上比59式坦克都有较大提高,但因受“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干扰,造成研制时间过长,使本来比较先进的性能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得逊色了。因此,69式中型坦克定型后没有大量生产。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69-ⅡM式中型坦克基础上,同时吸收了59-Ⅱ部分改进项目并结合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发展出了69-Ⅲ式主战坦克(即79式)。该型坦克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改进国产坦克的首次尝试。79式坦克上共引进国外3项新技术,同时增加国内42项新技术。该型车虽然有参加84年阅兵,但最终并没有装备人民装甲兵,而是供研究之用。

因为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该车的同时,617工厂也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1978年,617厂按照兵器工业部的要求,开始研制中国第二代坦克。然而国内坦克研究技术储备较少,二代坦克起步要求又高,故617工厂提出在69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地将国内外先进技术用到主战坦克上,尽快研制出一种“性能较先进、部件较成熟、结构简单、继承性好、造价低廉、利于生产”的坦克,即用“小步快跑”的战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研制过程中,先后共试制出12台样车,累计试验行驶里程10万公里。在吸取了79式坦克的研制经验并进行多项改进后,于1986年3月生产出定型样车,并于同年9月完成样车试验,1987年装甲兵定型委员会通过定型审查,1988年2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复命名为ZTZ-88式坦克,从而完成国产第二代坦克的设计研制工作。该型坦克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坦克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周边国家的二代改进型坦克和三代坦克开始普及,我国陆军缺乏能在火力和防护上与周边国家的二代改及三代坦克相抗衡的主战坦克,同时,80/88式及其改进型号所安装使用的105mm线膛炮也存在威力不足的问题,仍在试验中的98式坦克由于可靠性和成本问题使得大量列装遥遥无期。因此,在1995年底,军方决定在88式外销型号85Ⅱ-AP的基础山研制二代半坦克88C(即96式)。为了提高防护力,研究人员放弃了传统的铸钢卵形炮塔,首次在自用坦克上使用复合装甲焊接式炮塔,并换装新型125mm滑膛炮,具有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三代坦克正面装甲的能力。由于其研制初衷是用来暂时替代还不成熟的国产三代坦克,因此88C坦克底盘总体上沿用了成熟的88B型坦克底盘的布局,在各方面均无太大差别,因此在1996年下半年完成研制并设计定型,同年通过了定型审查,并定名为“1996式坦克”。直至今天,96式坦克仍然是我国装甲部队的主要力量,为了能使其能继续胜任他所负担的任务,我国于2000年左右开始了对96式坦克的性能提升计划。

中国坦克从59式发展到98式,走过了一条从艰辛到成熟的发展之路。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而言,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晚了30多年。但经过4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坦克工业的科技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研制和改装经验,逐步摆脱了单纯仿制的发展模式,拥有了自行设计研制先进主战坦克的能力。对中国军事工业而言,这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从80/88式主战坦克后,中国的坦克工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坦途,坦克的技术水平开始变得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2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